守门诊窗口 筑家园根基 ——“以院为家”的实践感悟与践行思考

来源: 郭桂秀 发布日期: 2025-09-25 14:46:45

 

门诊是医院这个 “大家庭” 的 “门面岗”,更是外界读懂医院的第一张名片。在门诊岗位的工作中,我对“爱院如家、以院为家 的理解愈发具体:它从不是飘在空中的口号,而是藏在每一次指引、每一回解释、每一份关怀里的实在行动,是医患之间、职工与医院之间双向奔赴的情感联结,更是平凡岗位上最动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
一、以 “细” 为基:让家园 “窗口” 既有精度又有温度

“家” 的模样,从来都藏在不起眼的细节里。门诊的服务内核,就是用无数细碎的 “用心”,把关爱患者植入进每一个服务瞬间。

(一)流程前置:把 “被动应答” 变成 “主动守护”

遇上团体查体的高峰,我们早已跳出 “等患者发问” 的惯性 —— 提前研判人流高峰时段,快速调配人力补位,远远看见面露茫然的患者,就笑着迎上去:“您好,是来就诊还是查体?我帮您捋捋流程。” 复杂的就诊环节被拆成 “一步一讲”,像家人带路般清晰直白;常态化的专业培训从不松懈,从问诊规范到应急处置,每一项都落到实处。这份 “往前多走一步” 的主动,化解了患者初来乍到的慌乱,让医院的运转既顺畅又可靠。

(二)细节暖心:让“陌生环境”透着“家的模样”

门诊的各个角落,都藏着 “藏不住的贴心”:分诊台抽屉里按度数备好的老花镜,热水间永远温热的开水,充电插座旁贴着 “小心磕碰” 的提示贴,检查室里随手拉严的隐私帘,一楼大厅循环播放的健康科普…… 这些看似琐碎的 “小事”,就像家里永远备齐的常用物,悄无声息地消解着患者的疏离感。常有患者说 “一进门就觉得踏实”,这份踏实,正是细节里的善意沉淀出的安心。

(三)科技赋能:让 “高效服务” 带着 “人情暖意”

我们用 “互联网 +” 为服务提速:手机预约、线上缴费减少了窗口排队的烦躁。但 “提速” 从不是 “冷硬” 的借口 —— 志愿者俯身为老人调试手机的背影,预检分诊时凭经验快速识别急重症的 “敏锐眼光”,让老年群体不被智能设备 “落下”,让危急情况能第一时间处置。这让我读懂:家园的高效,从来是专业打底、善意点睛。

二、以 “情” 为脉:让 “双向奔赴” 成为家园底气

“以院为家” 的真谛,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,而是 “我护家园,家园护我” 的双向牵挂。这份情感,藏在每一次选择与坚守里。

(一)选择里的信任:家人就医 “首选咱家”

这些年,爸妈的年度体检、孩子的日常就诊,我从没犹豫过 —— 清一色选本院。不是客套,是亲眼见过同事为了一台复杂手术反复推演方案,亲身感受过科室为了患者康复加班制定康复计划;看到过志愿者帮着抱孩子挂号。这份 “自己人信得过” 的踏实,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。当身边人问 “去哪看病靠谱”,我总爱讲这些亲历的暖心事,因为真实的温度最动人。

(二)守护中的暖意:医院是 “最稳的靠山”

医院从不说 “暖职工” 的空话,却用行动把 “家” 的庇护送到每个人身边。有同事父亲突发重病,医院第一时间协调床位、组织多学科会诊,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 “别慌,医院来想办法”;职工家属看病遇着经济难处有补助,心里焦虑了有心理疏导。这些细碎的关怀,让我们在前线服务患者时,始终知道身后有 “家” 撑腰。

(三)行动上的自觉:把“院事”当“自己的

在医院爬坡过坎的日子里,“护家” 成了每个人的本能:下班随手关灯、打印纸双面使用,是给 “家” 省点开销;跟亲友邻里推介医院的特色专科,是想让 “家” 被更多人认可。没人催促,没人监督,就像守护自己的小院一样自然。

三、以 “合” 为力:让 “众人拾柴” 燃起家园希望

家园的兴旺,从不是一个人的 “高光时刻”,而是一群人的 “并肩前行”。就像家里过日子,有人做饭、有人扫地,各司其职、同心协力,才能撑起满院烟火。

(一)岗位上的坚守:每个角落都是 “责任岗”

病房里护士深夜查房的轻步,手术台医生聚精会神的眼神,门诊导诊一次精准的指路,收费窗口一句耐心的解释…… 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都是家园运转的 “关键齿轮”。去年冬天,门诊突然接诊一位急重症患者,分诊台快速分流、护士紧急测压、医生同步处置,各岗位无缝衔接救下患者 —— 这就是 “合力” 的力量:每个岗位都守好一寸天地,家园就有了坚不可摧的底气。

(二)同心的追求:把 “家园” 建成 “生命港湾”

作为家园的一员,我愈发坚定:在党建引领下,我们一手练强诊疗 “硬功夫”,让医术成为家园的 “顶梁柱”;一手捂热服务 “软心肠”,让温情成为家园的 “暖心衣”。当导诊的问候带着笑意,检查的指引透着耐心,每个岗位都带着 “家人情”,自然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 “家人” 加入,让家园的根基更稳、名气更响。

常常想,“家” 到底是什么?是门诊递过的一杯温水,是家人看病时踏实的眼神,是难题面前一起扛的默契,是平日里彼此牵挂的真心。

往后,我仍会守在门诊这扇 “窗” 前,把每个细节做细、把每份关怀送暖。相信只要我们都把 “以院为家” 的深情,融进每一次沟通、每一项操作、每一个日夜,这方家园定会成为既能治好病、更能暖人心的港湾,我们终将一起迎来它更温暖、更辉煌的明天。

 
聊城市肿瘤医院 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08005号-2 鲁公网安备 37150202000378号
地址:聊城市建设东路45号 邮编:252000 急救电话:7076120 健康咨询、预约挂号:7076222 体检中心:7076333
监督投诉电话:7076122 医院办公室电话:7076105